成都美視學校的融合部高中項目的課程科目包括語言習得、個人與社會、藝術、數學、認識論等,內容多種多樣,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課程的授課教師全程督學,經驗豐富,保障學生的學習。
藝術
藝術包括舞蹈、音樂、電影、戲劇、視覺藝術以及IB學校自主開設的其他科目,主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對藝術作品的清晰理解、批判性思考和反思性分析、有效介入作品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創造能力。IB藝術課不是單純的技能教育,而是探究教育。技能教育是可以通過后天大量主觀學習訓練而獲得的技能。而探究教育,培養一種更高級的可遷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學習及理解其他學科,課程旨在培養具有思辨能力,探究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其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尤為重要。我校在DP段開設視覺藝術課程。
此課程旨在為IB學生提供一個視覺藝術課程方面的指導。通過經驗豐富的IB視覺藝術老師的指導,幫助學員更深入地理解IB視覺藝術課程的內容,并在有效的指導下完成視覺藝術課程中不同模塊的具體作品,包括Comparative Study(比較性研究),Process Portfolio(創作過程集)以及Exhibition(作品展示)同時也可以指導學員完成作品集的排版、制作等。
專題論文
專題論文(E)為DP學生提供了一個將個人有興趣的話題,通過獨立調研,轉變為正統學術論述的機會研究結果以一篇4000英文字符(4800漢字)專題論文的形式得以呈現。
貫穿EE始終的內在驅動力是“個人興趣”和“自主探究熱情,也就是“由好奇心出發的自主求知欲”學生根據各自的興趣,選擇某一學科領域(也可以是跨學科領域)的學術話題進行研究。由于研究由“個人興趣”引領,能較真實地反映學習者的求知熱情與學習自主性。同時,這些“個人興趣”或“好奇心”往往是學習者個性的外化表征,而“自主探究”的過程,使其得以以個體化學習的形態,獲得程度的保護。
EE改綱后,增加了對學習者研究計劃與進程環節“書面反思”評估的要求,其用意是希望學習者重點關注研究過程的參與與自我認知、反思,而不是過于功利地瞄準最后生成的那個研究結果。這些評估與反思包括:知識獲得的途徑與過程,研究技能的習得與運用,個人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如調研方法、交流技能、運用理論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推理思辨能力、自我管理(時間管理、任務管理)能力等。“書面反思”輯錄了學習者獲得知識和提升個人能力的進程,有利于他們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體察作為學習者的自己在完成EE過程中發生的改變,體悟自己的所長與所限,從而為“邁向未來”,成為“終身學習者”做準備。
DP是英文Diploma Programme的縮寫,意為“文憑項目”,又稱為“大學預科文憑項目”。它提供領先的課程框架:由六大類學科領域及認識論(TOK)、專題論文(EE)以及創造、行動、服務CAS)三門核心課程構成。DP被認為是走向世界大學的橋梁,享受諸如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等著名大學傾斜性錄取政策,被公認為全球景高水準的大學預科課程。
2、教師均由經過IB培訓、具備IB執教資格的教師擔任,在全球范圍內統一課程標準及評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