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很多家庭發現,會說話的父母實在太少了。
大多數父母,平時最常跟孩子說的話,概括起來是下面這幾種:
諷刺:“就你這樣三分鐘熱度還想學鋼琴?”
挖苦:“喲,你還會寫作業,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信任:“你知道什么?”
質問:“你啞巴了,不會打招呼嗎?”
人格攻擊:“豬腦子!”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說:“我認識到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巨大影響。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普通人之間的交往尚且如此,作為孩子,對父母說出的話會更加敏感、在意,因此受到的隱形傷害會更大。
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復制父母的說話方式和語氣,成為一個低情商的人,影響人際關系。
很多孩子長大之后,依然做不到跟父母好好坐下,心平氣和地說說話、談談心。
中國式親子關系,缺的從來不是愛,而是會說話的父母。
父母會說話,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有多大?
《父母的語言》一書里寫道:
“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并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不僅是學業,父母平時對孩子說話的內容、態度、語氣,還會深刻影響著孩子的自我認知、性格養成、心理發展。
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不省心、不懂得體諒自己。
其實,很多孩子的逆反,跟父母說話方式不對有很大關系。
父母粗暴的指責、否定、諷刺,孩子感受不到愛和溫情,只有來自父母的不認可、看不起、甚至是厭惡。
長此以往,就容易變得沉默內向、自卑、自暴自棄,甚至進一步演變成叛逆反抗,越來越不聽話。
會說話的父母,常常帶著耐心,溫和、正面地和孩子說話。
把指責變成鼓勵,“這次考差了沒關系,我們平時多用點功,下次一定會更好。”
不無端指責,懂得傾聽,“你能告訴媽媽你是怎么想的嗎?”
孩子感受到的是愛、平等與尊重,親子關系更好,也就更愿意配合父母。
會說話的父母,內心有一份柔軟和善良,懂得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他們不會說出“有什么好哭的”、“你是大的,就應該讓著弟弟妹妹”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話。
而是把身段放低,站在孩子的立場,認同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知道,你一定很難過吧”、“弟弟沒經過同意就把你玩具拿走了,你很生氣是嗎?”
孩子通過父母的引導,認識和表達情緒,漸漸地也能感知到他人的情緒,情商會更高。
會說話的父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愛和關心。
孩子回晚了,不會因過于擔心而責怪孩子“下次回這么晚就別回來了!”
而是著急地跟孩子說:“媽媽好擔心,下次回的晚記得提前跟家里說下。”
孩子給媽媽送了個小禮物,不是怪孩子亂花錢、整這些沒用的。
而是開心地告訴孩子:“媽媽好開心,寶貝長大了懂事了,謝謝寶貝。”
在充滿愛的語言互動中長大,孩子幸福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