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IB國際課程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IB課程不僅僅看重學生學術成績,更是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有著不小的要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它都看重對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培養吧!
因材施教、均衡發展
那么IB學生考什么?怎么考呢?不同于國內高中學生文理分科的學習和分類高考,IB踐行在學生的均衡發展基礎上培養具有個性特長的孩子,這從學生學習的科目和考試上可看出:學生科目學習涉獵范圍廣,包含語言、數學、實驗科學、人文與藝術、個人與社會等6大學科組幾十門課程中選擇汲取知識,注重平衡發展,不偏科。與此同時,IB讓同學們根據自身個性特點和學習特長,從眾多科目中,選擇3門具有挑戰性的HL高水平課程、3門SL標準水平課程,共計6門課程參加考試,充分體現教育因材施教的精神。
重視每一個階段的學習
中國高考有幾次機會?答案是明確的,絕大多數人都只會經歷一次高考。但IB有著獨特的評估模式:內部評估(占20%~30%)+全球統考(70%-80%),換言之IB成績是由平時的內部評估和高三下學期的全球統考構成的。
因此,除了現在正在進行的全球統考外,內部評估也非常重要。所謂內部評估,也就是IB任課教師根據IB大綱要求組織考試,進行評估,評估方式有口試、筆試及撰寫論文,然后提交給IBO評審。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認真對待每一次的課堂練習、期中/期末測試、論文報告等,只有重視每一個階段的學習,才有可能取得高分。全球統考則由IBO統一安排,學生在各學校參加考試。由IB考官統一閱卷和評分,最后成績由IBO發布。
正因為這種獨特的評估方式,讓IB改變了“一考定終生”的單一學業評估。它用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既確保了考試的權威性,也考察了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果,不會因為某一次考試而肯定或否定任何一個學生,從而更客觀的去評估學生的學術水平。
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此外,IB學生還必須完成三門核心課程:認識論(TOK)、拓展論文(EE)、創新與服務(CAS)。其中,TOK重視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要求學生運用多學科的不同知識去質疑和反思,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做出判斷、發表觀點,并以寫作或口頭陳述的方式完成學習,不斷提升批判思維能力。IB培養的是終身學習者,學生所收獲的,不是單一的知識,而是受用終身的良好思維習慣。
EE則要求學生從高二年級開始結合所學課程中的某一知識點,自己選題并進行一項為期9個月的獨立調研,最終寫出4000字的學術報告(除中文話題外,其余學科均用英文寫作),這讓IB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提前學習了大學論文的寫作技巧和能力。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IB課程理念的解析,可以看出,IB課程學生在各方面綜合能力發展上都有著不低的要求,希望同學們在關注自己的學習提升外,也要注意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