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的學習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2 09:12:49 已幫助:人
1、方法
首先,認真對待德語的語音學習。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大概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光景,順便學習一些簡單的句型和日常表達。
其次,從對話到篇章的學習過程,記單詞,看語法。德語的單詞和英語都類似的,語法也比較相近,但學習起來還是需要下很大工夫的。
第三,學德語必須抓住動詞,動詞是德語的核心,在學習上可以參考英語的句型結構,但必須一切從德語學習的實際出發,記詞組,短語,句子。
第四,德語是很"講道理"的一門語言,許多語言現象下都隱藏著固定的語法規則,許多規則要比英語復雜一些,雖然德語聽起來不如英語、法語等優美,但思維表達更加嚴密。所以,要重視語法分析,重視句子結構分析。
第五,和任何外語學習一樣,學德語也講究一個堅持不懈,大量的識記,大量的閱讀,經常嘗試翻譯或者寫作,適當的場合練習口語……總之,,須做到每天都學,哪怕一點點,長年累月也能積累起豐富的知識。第六,充分利用網絡,在當今時代,有許多德語學習的網站,德語專業的朋友也比較多,充分利用這一切機會和可能,給自己營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這樣就可以輕松上路了。
2、詞匯
詞匯是語言的血液,沒有人會懷疑大詞匯量對語言學習帶來的好處和便利,這一點在我們做閱讀時感覺最為明顯。有一種說法是:要想進行簡單的對話,詞匯量的下限為1000,要想基本看懂德國一般的報紙雜志,詞匯量下限為5000。于是很多中國學生狂背詞匯,又有很多人反對干背單詞。
那么到底要不要背單詞,要背多少詞匯?我想先說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有一個朋友,他很迷戀于背單詞,他曾經把德語單詞背得象字典一樣,以至于上課時老師偶而忘詞了還得向他請教。然而他的德語水平很一般(盡管最終也過了DSH),而且只要有一段時間不去復習那些背過的單詞,單詞很快就會遺忘。
那么,怎樣背單詞?對不同的單詞應當用不同方法記憶:
出現在閱讀理解里的單詞(這些單詞通常比較難,很書面化):背時只需要混個眼熟,知道中文意思即可,不需要會讀會寫——最主要是你在做閱讀理解時能知道它的意思就行了。
口語中的單詞:知道意思,能準確說出,會不會寫不重要最——主要是你跟別人交流時能把它說出來。背時盡可能開口,準確的讀背。
聽力中的單詞:要能反應出它的意思,能寫出來——這里關鍵的是要能反應出它的意思,背時可以通過自己的錄音,反復的聽熟。
寫作中的單詞:除了要能正確拼寫出來外,它的性數格要清楚,還要知道怎么用,背時在句子中記憶。
德語中在沒有Herr Frau的時候男名,女名有的時候很難分清。比如說Theodor,Therse讓你區分男女。這時,有一個小竅門:德語中的男名是以輔音字母結尾的,而女名則是以元音字母結尾的。
事實上,在上面五點中,哪些單詞屬于哪一點并不固定,你完全可以憑你的主觀判斷去決定對某個單詞采取哪種記憶方法。我上面所說的——從另一個角度講——是為了提醒大家外語聽說讀寫中對詞匯掌握程度的要
比較好的一個方法是:興趣自學+老師輔導。
3、語法
語法是語言的骨架。在語法的條條框框中填入適當的單詞就形成了語言。要想看懂復雜的語句,要想把話說的準,文章寫的對,就得有扎實的語法的功底。語法和單詞都是學好語言的基礎,兩者是在初級時最需要打好的基本功。
但有人持另外一種輕視語法的觀點。他們反對背語法的條條框框,他們認為語言的表達(例如說話)應該靠語感。說話,應該是一種想說什么就能脫口而出的行為,說話時大腦里不應該先去分析這句話的語法,然后再說出來。也就是說,我們說話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而不是需要預先思考的邏輯思維。我們說漢語時完全靠的是語感,從來就不會預先考慮它的語法結構。學德語也應該是這樣,你不需要知道某句話為什么要這么說,你只需要知道這句話本來就是這么說,并且不斷的把這句話說成習慣,養成自然。
4、聽力
下面講講做聽力時常遇到的一些麻煩:
分心。很多人都會這樣,聽著聽著就走神了,這可是考試的一大忌諱啊!在平常練習聽力時就應該徹底改掉分心這個惡習。事實上你應該把你的大腦養成這樣一種習慣:做聽力時大腦要不停的運動,不停的去理解,去猜測。如果你的大腦因為聽不太懂而懶惰下來,那分心也就跟著來了。
分心的原因有兩種:可能是文章太難,很多句子沒聽懂,逐漸的失去信心和興趣,從而分心,或者是文章太長了,注意力不能長期堅持下去。對于這兩種情況你可以選擇難度適中的聽力文章。對于太長的文章你可以把它分成幾部分,不要一次性聽完,每次聽一部分,然后總結一下剛才聽到的內容,然后再繼續聽。另外,邊聽邊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心。還有,不要連續不斷的聽同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聽,第二遍時注意力通常都比較集中,聽第三遍以后就覺得乏味了,也開始分心了,在這種情況下再聽下去已經沒什么意義,不如就此終止這篇文章,改天再回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