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摹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比如說,一個鏡頭開始時是一個遠景,突然一個人從下面入畫,好像是他直起腰來的動作,看的人嚇了一跳,這是一種視聽效應。摹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首先是摹擬這種連貫的感覺。你在生活里的感知是連續不斷的,或者就影視術語來說,象是一個鏡頭拍下來的,所以當你要在電影里給人一種連貫的感知經驗,你就得做到不讓觀眾看見你的鏡頭切換。圓接圓,而且是同心圓,你的眼睛來不及看到那接點,因為作為中心的那個圓沒有動,于是觀眾就以為是一個鏡頭,這就達到了連貫的效果。
再次:每個單獨的鏡頭都是一整組鏡頭及整部片子的一部分。即使最美的鏡頭,如果不是放在合適的地方,甚至比最沒價值的鏡頭更糟。同時注意特寫鏡頭等到高潮時再使用,在一部結構均衡的影片中,特寫的出現極其自然,但如果出現次數太多,它們便會令人窒息,并失掉它們的重要性。
最后:不要過度使用音樂,如果你這么做,觀眾會拒絕去聽它;不要使用太過量直接的同步聲音,暗示性的運用這些聲音是的,補充性的聲音才能組成的聲音;不要用太多光學效果,或把他們弄得太復雜,疊化和淡入淡出就是影片的標點符號,它們是你的逗點和句點。
以上這些都是剪輯中的原則要求,是我們觀察分析影片的一種輔助工具,也是我們進行短片創作的指導和建議性文字。
其次:鏡頭完整。鏡頭的剪輯方式有動接動(動接)、靜接靜(靜接)兩種方式。動接時運動鏡頭必須有起幅、落幅;靜接時鏡頭必須完整,靜止鏡頭要保持一定的長度,比如中景5-8秒。最后:動鏡頭最后必須定下來。動鏡頭不能稱為結束畫面,所以剪輯點動的鏡頭最后必須靜止下來,即使使用動接,最后一個鏡頭也必須靜下來,主體停止運動,或者出畫。
剪輯時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聲音干凈,而聲音干凈是新手在剪輯中通常被忽略的內容。首先:話要完整。無論是現場原音還是旁白,不能讓人說半句話。其次:聲音要純凈。特別嘈雜的聲音不能使用,必須讓觀眾聽明白。最后:聲音的音量高低要合適。一個節目的音量要統一,不能有高有低,背景音樂的音量比例要合適,不能讓背景音樂的聲音影響到說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