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學習云計算應用技術
發布時間:2023-03-20 09:26:37 已幫助:人
可以查閱網上的資料或書籍,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起碼要了解云計算的相關概念,比如前面講到的“543云框架”等。
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基礎;我們要知道,任何新技術都是有技術傳承的,不可能是憑空出來的東西,云計算的虛擬化技術也是在之前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云計算的應用場景;任何新技術都不是萬靈丹,它有優勢也會有劣勢,它能解決一些問題也會對一些問題束手無策。所以,要了解云計算的應用場景,只有這樣,才能化發揮云計算技術的威力。
而云計算的應用場景是什么呢?通俗地講,就是“四大場景”:大機器量、大數據量、大計算量、大訪問量。也就是在服務器比較多的環境、數據比較多的環境、計算量比較多的環境、服務訪問比較多的環境。如果在這“四大場景”中有些什么問題用其他技術不好解決,你就可以考慮考慮云計算技術了。
02、深入研究典型的開源框架
現在的計算機技術發展,一般都伴隨著很多開源框架或平臺的出現。對于計算機專業人士來看,往往是先應用一些開源的東東,用的人多了,然后才出現一個流行的新技術術語(比如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回過頭一看,以前出現的好多東西最后都歸于這個新技術術語之下。比如,網格計算、效能計算、高性能計算HPC等都統稱到“云計算”。
云計算相關的開源技術很多,從個人建議來看,初學者從KVM、libvirt和Openstack這三個入手就可以了。KVM是集成到linux操作系統中的虛擬化技術。libvirt可以用來管理單機上的虛擬機,當然除了KVM虛擬機外,Xen等其他虛擬化技術它都能管理。Openstack則是IaaS平臺級的框架,可以管理服務器集群環境下的虛擬化技術。
03、基于開源框架來動手實踐
云計算的理論知識也掌握了,KVM、libvirt和Openstack這些開源技術都研究過,要想深入理解和掌握云計算技術,現在就是要動手實踐。
基于libvirt的API做一個簡單的虛擬機管理系統,類似linux操作系統上面的virt-manager一樣的東西。或者基于Openstack的API開發一個簡單的IaaS平臺。
不管是單機版的虛擬機管理系統,還是服務器集群的IaaS平臺,動手實踐的話,實現幾個基本功能就差不多了,包括創建虛擬機、刪除虛擬機、查詢虛擬機狀態等等。當然,能夠參照市場上的云計算產品(比如阿里云),實現更多功能那就更好,隨著越多功能的實現,你對云計算技術的了解就會越深入。
在這里,我要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動手實踐是學習新技術的不二法門。但是,很多或者說絕大多數計算機大學生(可能有學校差異)在這一點上卻表現欠佳、差強人意。
他們喜歡看書掌握理論知識,總覺得理論準備不足。殊不知,理論準備永遠都不足。成功的做法是:現在就開始動手!通過動手實踐和不斷的犯錯來真正掌握這門技術。
害怕犯錯,才是很多計算機大學生不敢動手實踐的心理暗示。在實踐出真知的世界里我們知道:只要我們活著,就會一直犯錯。那些有意避免犯錯的人,他們的世界毋庸置疑將變得越來越小。丘吉爾說過“成功是能夠熱情不怠地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的能力”。成功人士把他們的犯錯看成未來的投資,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