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就明白了德語語法是怎么變得難學的,因為很多教法不是“不讓用戶思考”,而是奮力灌輸大量條條框框,讓用戶琢磨糾結慢慢消化,學生如同拿到一本幾百頁的Pad說明書。
很多老師喜歡《新求精》,因為語法很多,一個單元幾個大語法點,有的講,并且中國學生也愛聽,因為可以學很多知識點,記很多筆記,滿滿當當,很充實。
而德國原版教材A1整冊一般就講了三個性四個格,現在時、完成時和幾個詞的過去時。對于喜歡講語法的老師來說,這種教材當然“語法很不體系”,非常排斥。
以《新求精》為代表的教材背后的邏輯是:趕緊把語法都學完,以后造個句就不用擔心這個沒學過那個沒學過了,牽絲絆藤,好煩哦。實際上呢,用了這種教材,老師天天講語法,月月講語法,講不完的語法,每個級別的重點都是語法。
歐標教材更符合實際的語言能力發展過程。成年人在德國不進行系統課程學習,一兩年天然掌握的內容就是上文提到A1的內容。系統學習能使這個進程極大加快,并且更加扎實,更加有后勁。
語法少還不好?正好可以提高聽和說的能力,實現“聽說領先”。把基礎語法平攤的到A1-B1三個級別,之后再學B2-C2級別高級的“用法”(這時候已經沒有了大塊語法)。這樣學起來才符合規律,學得輕松。德語學起來很難,可能是編排的問題,理念的問題。
是,語法平攤,并沒有消失。怎么達到“不讓用戶思考”呢,怎么達到符合直覺呢?我來舉三個例子。
第二分詞加不加ge-,這個是完成時和被動的基礎。教材都列了六七條規則。有的老師備課會翻很厚的語法書,從中總結出七八條,甚至九條十條,并且沾沾自喜。也有很多學生喜歡這樣,總說“我們老師講得可細了”。其實內在規律就一條:根據發音來,重音在個音節,加ge-,否則不加。因為不重讀再加弱化音加不上,會脫落。
上面屬于通過內在邏輯來簡化的例子。
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如果說“和英語基本一樣,比較級加-er,最高級加-st;和英語一樣也有少量變音和不規則,都是高頻詞”。對于學過英語的人來說,這是符合直覺的,一點都不難。之后再慢慢補充最高級加的是-est的情況就行。因為即使說錯了寫錯了,也不是多大的事兒,完全可以像小孩牙牙學語一樣慢慢糾正。
但是如果把規則總結得很細,不是慢慢補充,而是天就加了很多細節,列了十多條,“以d結尾的,最高級加est,然而以分詞的d結尾的,直接加st”,諸如此類,那這學習壓力可重了,學生都不敢說德語了,謹小慎微,像怕電網一樣害怕觸到語法錯誤。
如果符合直覺,那怕啥,操練起來!最后排的同學,你們好嗎?喲喲……
上面這個是通過階段性補充可以解決的例子。階段性補充,那次是語法,之后都是“用法”,和詞匯本身相關,不屬于語法。這樣也符合“所學即所用,所用即所學”。但是很多教法喜歡高大全,這樣德語就變難了,學生痛苦不堪。
“狀態被動態”這個語法是偽概念。德語被動態和英語基本一樣(除了無人稱被動態),所以教師完全可以使這個語法符合學生的直覺。英語不需要學“狀態被動態”,這是屬于過去分詞用法的內容。如果提出“狀態被動態”,那就需要再給普通的被動態起一個名字叫“過程被動態”。這樣一來術語多了,問題變難了,實際上和“不要讓用戶思考”背道而馳,和奧卡姆剃刀格格不入,是不必要的復雜,純屬語法專家沒事找事,自娛自樂。
這是可以消解的一個例子。
如果能找到內在規律,合理地階段性地傳授,去除不必要的復雜,那學生學完德語都幾乎感覺不到在學語法,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就是能懂會用。這樣才是合理的。
歐標考試(德福也屬于歐標考試)不會直接考語法,有很強的容錯率(更重要的是交際的達成),難度體現在等級之中,體現在實際使用的內容之中。考試有指揮棒作用,中國有些考試帶壞風氣,赤裸裸地考語法,還喜歡考一些補充規則,細微用法和生僻用法,真的很不科學。不要左顧右盼,就是你們,專四、專八、高考……
德語就是這樣變得難學的。不是德語反直覺,是有些體系反人類!
德語語法是怎么變得難學的
發布時間:2021-09-16 13:54:52 已幫助:62人 來源:成都歐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