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善手教育的中醫老師來給大家講講中醫的治病方式。大家是不是對中醫的治病方式感到很好奇,想知道中醫的治病方式是什么的同學,請看下文,相信你看完下面這篇文章會有答案的!
中醫把病看作是一個整體,但是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按照病因來劃分,我們暫且粗略的把疾病分為兩類。一類是外部環境直接導致的,可以稱為外感病。這種一般是急性病。一類是人體內部環境的失常,姑且叫做內生病。這一類多是慢性病。
一,外感病。
外感病最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外界生物的侵入,比如病毒細菌真菌的感染。一類是非生命物質的侵入,包括外界環境氣候的變化以及不良飲食的攝入。
以前農村的孩子受涼感冒了,母親會煮一碗紅糖姜湯給孩子喝下。然后躺床上蓋上被子,出一些汗,病就好了。我們有時候吃了不衛生的食物拉肚子,把那個有害物質拉出來,身體就好了。
我們的身體天然的就有一種把致病物排出體外而自愈的能力。中醫治療這類病的方法,就是用一些治療手段,比如藥物針灸推拿,幫助身體盡快的完成自愈。
至于生物的入侵。在流感盛行的時期,有很多人不會發病。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感染病毒,而是他們本身的能力強,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完成自愈了。對于發病的,也是用上面的方法來處理。
二,內生病。
人體的內環境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平衡結構。短時期內根本無法影響它失衡。所以內生病多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慢性病。主要有4種因素導致的。是長期的疾病的誤治失治,對身體造成的戕害的積累。第二是長期的心情情緒不良。第三是長期的飲食作息不良。第四是長期的勞逸失度。
這個病前期階段是功能性病變階段。我們有很多人經常覺得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么結果來,就是在這個階段。功能性病變發展到后期才會形成器質性病變,就是儀器檢測下可見的生理指標和身體內部形態的病變。
我們身體自身的能力可以恢復外界環境的傷害,同樣也可以恢復內部環境的平衡。對待這類病中醫用的還是上面那個方法。比如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不直接補胰島素,而是幫助身體恢復分泌能力。
中醫的疾病觀是這樣,他把所有的病都看作一個病。而他治療的方法也是一個大方法。現代醫學是多病種多方法,以多對應多。中醫學是以一對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