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注冊會計師相信很多考生都在備考的階段,下面小編分析一個注冊會計師的考試心得體會,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祝大家順利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
注冊會計師的考試心得分享
決心考注會是在我中專畢業4、5年后,此時的我已經完成電大的大專學業,學得也是財務會計專業,呆在一個中小型國企里登著費用明細賬。每天干著記賬的活,每月領著一筆少得可憐的薪水,對此,我耿耿于懷,一心思量如何擺脫半個啃老族身份。某次閑聊,一個朋友告訴我目前做會計的可以考一本證書,據說含金量很高,考過后工資待遇是趕趕往上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年,我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他口中的CPA考試。事后,回想起來,這件事上我屬于財迷型的行動派。不僅自動屏蔽友人交談中關于此證書如何難考的言論,也未細究考上后到底怎樣加工資、讓誰給我加這種需要很強可操作性的問題,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踏上我的CPA考試之旅。現在回想,當個行動派也是有好處的,當初如果了解太多,就產生畏難情緒,顧慮太多,則容易錯失良機。
年,報了《會計》、《經濟法》。同年,我還有一場初級職稱考試,我的計劃力保初級,注會考試為輔。隨著初級職稱備考的推進,發現時間安排不過來,結果只買《經濟法》教材,《會計》連課本都沒買就放棄。頭一年的備考情況是這樣的:進考場時,教材還有兩章節未看完,屬于一遍也沒看過那種。當然,前面章節復習還算認真的。此外,還吃著初級職稱備考《經濟法》的老底,我以打醬油的身份進了考場。考試成績公布,非常令人意外70多分通過。欣喜之余,讓我產生注會考試也沒傳說中那么難的錯覺。后來我才知道,《經濟法》之所以能過是因為它是幾門考試科目里最簡單的,并且它與其他幾門課程幾乎無關聯。但當時我沒意識到這點,這個意外事件直接導致的結果是信心大增的我,在接下來一年里,一口氣報了余下的四門。
于是,第2年成為我注會考試最艱苦的一年。那一年,由于上的原因有相對空閑的幾個月時間,初級職稱已經考過了,可謂一心備考注會。四本教材、一本很厚的習題集,是我備考的材料。沒有報培訓班,身邊也沒找到同道中人,有點孤軍備戰的悲壯感。訂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為了表決心貼在房間的墻上,小私心是想以此爭取家人支持,取得不干家務活的豁免權。接下來是按部就班努力照計劃復習的日子。
多年以后,尤記得次翻開《會計》書的情形:趴在書桌上,逐字逐句研讀,做了許多記號,次覺得自已像個做學問的人。到了長期股權投資那章節,公允價值,減值準備,權益法,基礎薄弱的我被繞得頭昏腦脹,云里霧里。奇怪每個詞我都明白它的含意,串成一句話,就不知所云。沒法子,只好的把不懂得地方打上記號。遍學習花了些時間安慰自已,不求甚解,帶著疑問艱難前行。看完一章,做一章習題。到了做習題時,更讓人沮喪,幾乎都不會。干瞪眼,瞪了一陣子,覺得不是法子。還是找出書后標準答案,把習題全部當例題做,同時邊做邊返回書本找相關知識點。還有一些是連標準答案都看不懂,只好連習題集都打上記號折起來。
到第2遍復習時,我還是采用抓住教材,結合習題的辦法,只是這遍知識點摳得很細,因為注會考試特點就是難度大,考得細,題量大。又重新做一遍習題。發現好些原來會做的題目已經又忘記了,只好采取老辦法,看標準答案,回到教材鞏固相關知識點,并將此部分做上難點標記。第2輪復習中,給我增強信心的是,發現一部分原來不懂的考點,豁然開朗,悟出其中奧妙。
到了第3輪總復習,書本上打折的頁數已經少了許多,表明我不明白的已經越來越少,有種“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感覺。書本上畫滿各種標記,重點部分用綠筆標出來,整本書綠油油的。翻開滾瓜爛熟的課本,基本知曉哪個章節,有哪些考點,可能考的題型。做了近三年的考試卷,同時,又將習題中有標記的抽了部分做了一遍。其他各科,不外如是。
等到臨考前一個月,我發現一個可怕的弊端。四門科目的內容太強大,要掌握的考點,又都是我在近幾個月內新掌握的知識,它們在我的腦子里攪成一團漿糊,顧此失彼。當時,一直想著如果考試時間能一周考一門,間隔開來該多好啊。上周某某科的題還都會做來著。這周又暈了。
第2年考試情況是這樣的:進考場除了會計題量太多,最后一題沒完成,其他反正都做出來。至于對錯很茫然。考完一科,忙著臨陣磨槍,準備下一場。全部都考完,有種解脫的感覺,立馬各種犒勞自已,各種補眠,各種玩,我想我一定是累慘了求補償。待到公布成績日,忐忑不安。結果一查四門全沒過,而且分數全軋堆在52分至59分之間,欲哭無淚,各種后悔。
付出這么多,顆粒無收,實在不甘心。成績雖讓我吐血,也帶給我希望,好像你摘果子,雖然夠不著,但只差一點點的高度,你就會像打了雞血,找梯子,搬凳子,削竹竿、練跳高各種努力,不會癱倒在果樹下,喃喃自語“這果子酸的,一定是酸的”。無懸念開始第3年備考。這一年謹慎地報兩門,過了。第4年過了余下兩門。總算全科通過注會考試。
這場跨越數年的考試,伴隨了我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這幾年里男朋友變成老公,孩子也出生了。其中一年,我是頂著7個多月的孕肚上的注會考場。這個段回憶還是滿勵志的。
下面總結下我的備考經驗:
一、做個行動派。有人說,種一棵樹,的時間是二十五年前,其次呢?其次就是現在。你下定決心參加考試,就立刻行動起來,不要瞻前顧后,顧慮太多,則難以起航。
保持好心態。就是有3-5年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不半途而廢,越挫越勇。江湖上有很多傳說:某些人一年內全科過注會,那是學霸,個別人甚至沒學過會計,零基礎,一年過注會,那是學神。這些確有其人,只是如果有機會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會發現原來他們的執行力、領悟力、記憶力也是超于普通人。所以,考前根據自身情況,設定一個合理預期是保持備考耐性的關鍵。
定一份可行的計劃。這份計劃的制定基礎是我們理清自身有多少備考時間。如果是在職人員,用于學習的時間有限,如何利用好如晚上7點——11點,周末完整時段至關重要。時間上的安排要充裕,因為刨去可能的加班、開會、出差、偶爾身體欠佳等原因,實際利用在備考上的時間通常要比計劃少20%-30%。計劃要訂得詳盡。列出遍學習何時開始、做習題的時間、總復習的開始時間、各科時間段安排,每科的復習內容有哪些。每月、每周、每天具體安排。在實施計劃過程中,更要不斷根據實際復習情況調整偏離的計劃,可行性。
找個好的培訓機構上課。這點很重要,當初我考試時如果做到這一點,在遍剛開始學習時,有老師的引導、講解,就不會異常艱苦,有太多疑問無法解答,也不需自已歸納考試重點,事倍功半,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選一本好的習題集。習題的難度要和考試的難度相近,太容易,則無法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無力應對考題;太難,作為超綱部分我們花去的都是無用功,無異于人為加大考CPA的難度。近三年考題是一定要做的,放在總復習后期,模擬考一下,可以估出自已大致的實力。
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別嫌碎片時間少,積少也成多,如坐公交、等車、午休前等,可以聽課件、回憶要點、背記一些記憶類考點。
創造個無干擾的學習環境。這個決定了我們復習效率高低。可以預先跟家人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周末,家中實在嘈雜,圖書館是個不錯選擇。
學習步驟從宏觀—微觀——宏觀。通俗說就是有時我們要把書讀薄,有時我們又要把同一本書讀厚。初次學習要以理解為主,知道都學了些什么,不懂之處多思考,多提問,配合做題。這階段一定要清楚哪些是考試重點,哪些內容是自已薄弱點。第二次復習時,抓重點、弱點有的放矢,多下功夫,并在這些方面摳細節,盡量做到會答的題不丟分、少丟分。最后總復習,要把書本讀薄,回到宏觀面,在腦海里將這科所學知識聯貫起來,可以避免相似考點混淆,越復習越亂。
別去在意。前面談的三到八點都是如何在戰術上重視注考。這一點是戰略上要藐視注考。歷年考試來看,每年合格率變化不大,各科也沒有太大差別,百分十幾。看到這個,個反應——好低啊,第二個反應——我恐怕在那堆百分之八十幾里。其實,這個合格率計算包含那些報名后缺考人員。有機會進考場,你就會發現出考率也偏低,看看考場上前后左右那些沒來的,你會突然發現自己朝那百分十幾又靠近不少。所以堅持進考場,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勝利。備考路上忘掉吧,告訴自已盡力就好。
考試科目建議:《會計》是基礎核心課程,較系統學習《會計》對學習《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有好處。《經濟法》與其他科目關系不是太密切。一次報考兩門,會高。
最后,談談我考上注會后的收獲。首先,它讓我有了跳槽的底氣和實力,促使我離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國企,到了當時最熱門的外資房地產企業。薪酬有了個飛躍。其次,在新的企業里,容易在眾多財務人員中脫穎而出,引起領導重視,配合自身努力,得到職位上提升。再者,通過幾年系統學習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實際中遇到難題,向前輩請教時,比以前領悟快,易上手。此外,這場考試培養了我自學能力,鍛煉了我的專注力和毅力,在后來的中能有意識加強后續專業學習,提高業務技能。這些都是當年那個一心只盼望著考后在國有單位每月能多加兩、三百工資的我沒有預料到的。感謝當年那位朋友提醒,也許他早已忘記自已曾經說過的話,但那些話語給我的職業生涯帶來重要影響。
以上就是【凱學網】小編努力整理出的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哦。更多關于注冊會計師的相關資訊信息請定期關注我們...